(一)古樹的復壯措施
1,、埋條法:分放射溝埋條和長溝埋條:前者在樹冠投影外側挖放射溝4~12條,,每條溝長12cm左右,寬為40~70cm,,深80cm,。溝內先墊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蘋果,、海棠,、紫穗槐等樹枝縛成捆,平鋪一層,,每捆直徑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同時施入粉碎的麻醬渣和尿素,,每溝施麻醬渣1Kg,、尿素50g,為了補充磷肥可放少量動物骨頭和貝殼等物,,覆土10cm后放第二層樹枝捆,,最后覆土踏平。
如果株行距大,也可以采用長溝埋條,。溝寬70~80cm,深80cm,,長200cm左右,然后分層埋樹條施肥,、覆蓋踏平,。
應注意埋條的地方不能低,以免積水,。
2,、地面鋪梯形磚和草皮:下層作法與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鋪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磚,,磚與磚之間不勾縫,,留有通氣道,下面用石灰砂漿襯砌,,砂漿用石灰,、砂子、鋸末配制比例為1:1:0.5,。同時還可以在埋樹條的上面種上花草,,并圍欄桿禁止游人踐踏,或在其上鋪帶孔的或有空花條紋的水泥磚或鋪鐵篩蓋,。此法對古樹復壯都有良好的作用,。
3、換土:古樹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生長在一個地方,,土壤里肥分有限,,常呈現(xiàn)缺肥癥狀,再加上人為踩實,,通氣不良,,排水也不好,對根系生長極為不利,。因此造成古樹地上部分曰益萎縮的狀態(tài),。北京故宮園林科從1962年起開始用換土的辦法搶救古樹,使老樹復壯,。如1962年在皇極門內寧壽門外有一古松,,幼芽萎縮,葉子枯黃,,好似被火燒焦一般,。職工們在樹冠投影范圍內,對大的主根部分進行換土,。換土時深挖半米(隨時將暴露出來的根用浸濕的草袋子蓋上),,以原來的舊土與沙土,、腐葉土、大糞,、鋸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勻之后填埋其上,。換土半年之后,,這株古松重新長出新梢,地下部分長出2~3cm的須根,,于死而復生,。以后他們又換過幾株,效果都很好,。如1975年又將一部株趨于死亡的古松救活,,這棵樹換土時深達一米半,面積也超出了樹冠投影部分,。同時挖深達4米的排水溝,,下層填以大卵石,中層填以碎石和粗砂,,上面以細砂和園土填平,,使排水順暢。目前,,故宮里凡是經過換土的古松,,均已返老還童,郁郁蔥蔥,,很有生氣,。此法很值得學習推廣。
?。ǘB(yǎng)護管理措施
1,、補充營養(yǎng): “竹鮮素”對于名木古樹是一種能易于吸收的營養(yǎng)元素??捎糜谘a充古樹衰弱,,營養(yǎng)不良癥狀。
2,、 支架支撐:古樹由于年代久遠,,主干或有中空,主枝常有死亡,,造成樹冠失去均衡,,樹體容易傾斜;又因樹體衰老,,枝條容易下垂,,因而需用他物支撐,。如北京故宮御花園的龍爪槐,皇極門內的古松均用棚架式支撐,。
3,、 堵樹洞:
4、 設避雷針:據(jù)調查千年古樹銀杏大部分曾遭過雷擊,,有的在雷擊后因未采取補救措施甚至很快死亡,。所以,高大的古樹應加避雷針,。如果遭受雷擊,,就立即將傷口刮平,涂上保護劑,,并堵好樹洞,。
5、 防治病蟲害:古樹衰老,,容易招蟲致病,,加速死亡。北京天壇公署因抓緊防治天牛,,保護了古柏,。他們的經驗是:掌握天牛每年三月中旬左右要從樹內到樹皮上產卵的時機,往古柏上打223乳劑,,工人稱為“封閉”,。
6、 灌水,、松土,、施肥:春季、夏季灌水防旱,,秋季,、冬季澆水防凍,灌水后應松土,,一方面保墑,,同時增加通透性。古樹的施肥方法各異,,可以在樹冠投影部分開溝(深)0.3m,,寬0.7m,長2m或者深0.7m,、寬1m,,長2m),溝內施腐殖土加糞稀,,有的施化肥,,有的在溝內施馬蹄掌或醬渣(油粕餅),。
7、 樹體噴水:由于城市空氣浮塵污染,,古樹樹體截留灰塵極多,,影響觀賞效果和光合作用,北京市北海公園和中山公園常用噴水方法加以清洗,。此項措施費工費水,,只在重點區(q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