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古樹名木 一段傳奇往事
本文刊登了“古樹溯源”《北京的十大古樹》一文后,引起眾多讀者關(guān)注,。北京作為六朝古都,,古樹名木遍及京城,、數(shù)不勝數(shù),,“十大古樹”自然是掛“十”漏萬……今年是北京建都860周年,而北京的建城史則可上溯至3000多年前,。遍布京城的古樹名木遒勁蒼老,、嵯峨挺拔,它們既是古都風(fēng)貌的標(biāo)志,,更是北京城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正所謂“名園易建,古木難求”,。一株株古樹名木,,像一個個“活的文物”,不僅承載著一段段傳奇往事,,更是先人留給北京的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自本版刊發(fā)了“您眼中的北京古樹名木”征文啟事后,已收到眾多來稿,。因此,,今天特別推出《北京的古樹名木有哪些》專版以饗讀者。在您眼中,,北京的古樹名木還有哪些,?不妨給它們寫個傳,,留張影,讓我們大家一起認(rèn)識認(rèn)識,。文圖請發(fā)至[email protected]
堪稱北京古柏之最的“九摟十八杈”
樹種:柏樹
生長地點:密云縣新城子鄉(xiāng)關(guān)帝廟遺址前
傳奇檔案:“九摟十八杈古柏”是密云縣的重點文物,,距今已經(jīng)2000多年,是北京的“古柏之最”,,和我國著名的陜西黃陵縣黃帝陵的“軒轅手植柏”,、山西太原晉祠的“周柏”、河南嵩山嵩陽書院的“大將軍柏”,、“二將軍柏”等齊年,。此柏樹冠高25米,樹干周長7.8米,。粗大的樹干上18個一摟多粗的枝杈,,像同時鉆出樹身一樣,幾乎一般粗細(xì),、一般長短,,伸向四面八方,猶如一把擎天巨傘,,能遮蓋300多平方米的地面,,因此得名“九摟十八杈古柏”。
據(jù)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修筑長城和新城子城堡時,,燕山主峰霧靈山北麓新城子村的西山坡上的這株古柏,就已經(jīng)是粗大的巨樹了,,可見此柏的古老,。 “九摟十八杈古柏”處原是唐代的“關(guān)帝廟”遺址,此柏乃是廟內(nèi)之物,,當(dāng)?shù)厝藗兂鲇趯﹃P(guān)帝的敬仰和對古柏的愛護,,因它是屹立在寺廟前,又叫此柏為“護寺柏”,,寓意神柏守護著關(guān)帝廟,,當(dāng)?shù)厝硕家暣税貫椤吧癜亍薄:笠蚰甏眠h(yuǎn),,古廟已無存,,而古柏卻歷經(jīng)千年成為歷史見證。過去在古柏的枝干上,,都掛滿了各色寫有祈禱祝福的布條,,附近鄉(xiāng)民都希望生活吉祥平安。
相傳在明嘉靖年間,有兩個淘寶人看到古柏的粗干中藏有寶,,便在夜里偷偷來到古柏下,,在十八杈的中心取出兩根木棒。他們回到旅店后就把這兩根木棒放到炕席下,,正巧讓店家看見,。在早晨生火時,店家順手把木棒放到灶里,。誰知這兩根木棒一著火,,立刻變成兩條金龍飛走了。淘寶人一看寶沒了,,就和店家吵了起來,。正當(dāng)他們爭吵時,忽然就聽外面人們大喊:“大柏樹著火了,!”這個傳說雖離奇,,但表明當(dāng)?shù)厝藢Α熬艙髓竟虐亍钡臒釔邸?
晉代古寺前的古銀杏
樹種:銀杏樹
生長地點:房山區(qū)周口店十字寺遺址 傳奇檔案:十字寺景教遺址是北京宗教歷史文化旅游勝跡。十字寺始建于晉代,,原為佛教寺院,,景教于唐貞觀九年(635年)傳入中國,十字寺改為景教寺院,;遼代應(yīng)歷二年(952年)重建,,改為佛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重修,,元順帝賜名十字寺,,恢復(fù)景教;明清后又為佛寺,。后毀于戰(zhàn)火,,遺址位于周口店鎮(zhèn)車廠村西北三盆山山腰,。十字寺地面建筑物在1932年后已不復(fù)存在,,只剩下遼碑、元碑和古銀杏樹三件寶,。
十字寺遺址古銀杏樹齡有1500多年,,高約30米,樹干直徑約1.6米,,要三人才能合抱,,在北京地區(qū)實屬罕見。
據(jù)記載,,十字寺院落很大,,坐北朝南,寺內(nèi)建筑有大殿三間,中塑釋迦牟尼佛像,,左配文殊菩薩,,右配普賢菩薩,兩端有十八羅漢,。東配殿為伽藍堂,,西配殿為祖師堂。另有鐘鼓樓,、僧舍等,。唐武宗年間滅佛,景教受到?jīng)_擊,,圣物可能是這時候轉(zhuǎn)移到了房山深山中的這座寺院里,。
1936年國民黨政府南遷古物時,十字寺的兩塊十字石雕也被南遷了,?!?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464646;text-decoration:none;">南京博物院珍藏》記載了這兩塊漢白玉雕刻,高68.5厘米,,寬58.5厘米,,厚58厘米,石雕花紋精美清晰,。一塊石雕正面上方為十字,,下側(cè)刻有敘利亞文“仰望他,寄希望于他”,,石雕右側(cè)一面刻一束菊花,,左側(cè)一面刻一束冬青草。另一塊石雕正面有十字和兩顆相對的桃形的心形圖案,。兩塊石雕上端均呈凹字,。
遼碑正面上方橫書:三盆山崇圣院碑記。元碑碑額頂端圓球內(nèi)刻有十字,,左右各有石雕云龍1條,,正中刻有敕賜十字寺碑記。碑左右兩邊有漢白玉雕刻的龜趺石2個,,石柱礎(chǔ)4個,,柱礎(chǔ)上刻有葵花形圖案,未被損壞,,花盤周圍刻有花瓣16個,,刻有團狀云紋。古銀杏樹見證了十字寺的變遷和興亡,,見證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
樹冠呈“井”字盤旋的盤龍松
樹種:松樹
生長地點:昌平區(qū)延壽寺
傳奇檔案:在十三陵風(fēng)景區(qū)長陵前,,有一條向東的山間公路,沿山路而行,,即到了黑山寨村,,延壽寺便坐落在該村北部的深山幽谷中。
延壽寺是一座明代古剎,,相傳為明初軍師劉伯溫所建,。它不以寺勝,卻以松名,。
在延壽寺的院中,,有一棵罕見的“世界奇松”,它有黃山迎客松之美,,有戒臺寺臥龍松之奇,。此松名為“盤龍松”。1990年首都綠化委員會對其作出“中國一絕,,世界僅有”的評價,,市園林局定為“京都第一奇松”。盤龍松樹齡約800年,,編號為一級0201,。樹干只有2米多高,而樹冠卻極大,,匍匐向東南方自然延伸,。該樹干除了能分出主干外,其余的分枝則互相纏繞,,重重疊疊,,猶如數(shù)根蟠龍盤繞。尤其稱絕的是,,層層盤繞的枝干在冠下形成一個“井”字,,人可站在“井”字的方框之中,感覺一下該松之奇,。因此得名“盤龍松”,。
“盤龍松”樹冠大,距地卻非常近,,樹干已很難支撐其身,。為了防止樹冠墜地,,在它的承重處立有許多木樁以支撐,。據(jù)該寺王住持說:“原來樹有99個杈,共有9層,,現(xiàn)在蟠龍松樹冠只有當(dāng)年的五分之一了,?!?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認(rèn)識到古樹的價值,。有關(guān)部門已向地下1米深處埋下了12根水管,,給古松補水。
盤龍松已歷經(jīng)800余年,,仍保持那盤虬蒼勁的古色,,這與當(dāng)?shù)匾恍﹤髡f有關(guān)。傳說,,清末時地處深山的昌平冬季經(jīng)常下大雪,,由于該樹冠大如巨傘,樹上白雪皚皚,,樹下無雪,。一日延壽寺失火,大火燒毀了寺廟和周圍的山林,,而“盤龍松”卻安然無恙,。還有人說該樹有靈性,樹枝被砍斷后,,在傷口處流出了紅色的松汁,,就像人在流血。
很久以前村內(nèi)有一男青年因砍此松枝當(dāng)柴燒,,三日后突然死亡,。當(dāng)然,這些傳說多帶有迷信色彩,。
因古青檀而得
檀峪村名
張寶貴
樹種:青檀樹
生長地點:昌平區(qū)檀峪村
傳奇檔案:昌平區(qū)桃洼鄉(xiāng)的檀峪村坐落在龍鳳山下,,村民還將龍鳳山等叫檀峪山,東接十三陵的天壽山,,西鄰花塔山,,花塔山下有古村落花塔村和古剎和平寺。檀峪山下的檀峪村內(nèi)生長著一棵古老的青檀樹,,其準(zhǔn)確樹齡已無從考證,,在《北京古樹名木》畫冊上,說它在千年以上,。
這棵古青檀的主干現(xiàn)僅高約2米,,周長達6米多。主干的上部早已枯死,。在現(xiàn)主干的上部又生長出三個大主干,。這三個大主干高約8米,枝葉繁茂,,綠冠如蔭,。這棵古青檀的主干,,因年代久遠(yuǎn),世代滄桑,,已變得干皺根離,。主干皺裂很深,疙疙瘩瘩,。又似群龍盤繞,,絞在一起。其根部的很多大根都暴裸在巖石上,,一條條大根像龍爪似的抓住巖石,,可謂“咬定青山不放松”。
這棵古青檀在古老的檀峪村已生長千年以上,。為什么村里只有這一棵古青檀,?上世紀(jì)80年代,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的師生們來檀峪山上考察,,考察的結(jié)果是,,在古時,龍鳳山上曾滿山都是古青檀樹,,可謂“青檀千嶂”,,后因各種原因,只剩下這一棵古青檀了,。
能預(yù)報晴雨的
古檉柳
樹種:柳樹
生長地點:延慶千家店西店村
奇檔案:北京地區(qū)有一棵幾百歲的古檉柳,。我在延慶千家店西店村找到了這棵古樹,它就立在村中一條狹窄的小路旁,,彎了腰,,空了心,部分枝條已經(jīng)干枯,,樹頂亂蓬蓬生長的枝葉像一團未經(jīng)梳理的頭發(fā),。有村民說,這棵老樹已經(jīng)幾次瀕臨死亡,,又頑強地發(fā)葉抽枝,。熱心的村民還指給我們看了另一棵聳立在高坡上的人家庭院里的大檉柳樹,這棵樹樹干挺直,,枝繁葉茂,,房主告訴我們,每當(dāng)天要下雨時,,樹就開花,,他家人和周圍的鄰居都把檉柳樹當(dāng)作能預(yù)報天氣的“神樹”。我經(jīng)過查找資料發(fā)現(xiàn),,這種樹確實有一種“特異功能”,。每當(dāng)雨前就會枝葉滋潤,,花色鮮明,,因此還有個別名叫雨師,。
檉柳一般生長于干旱沙漠,在北京城區(qū)很難看到它的蹤影,。幾年前,,從林業(yè)部門退休的馬先生在房山區(qū)竇店鎮(zhèn)于莊村發(fā)現(xiàn)了成片的野生檉柳。2007年,,隨著永定河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fù),,盧溝橋段的河堤上原生這里的檉柳也正成片地恢復(fù)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