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工程唯一選擇
保護綠色文物 傳遞自然文明
煙雨迷蒙的2021年3月12日,,植樹節(jié),。在泥濘的道上前行,雖然很難遇到干爽的路面兒,,但是不影響遇到干貨,,雨中行走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近期,,在兩處不同地方發(fā)現(xiàn)了奇特的古樹現(xiàn)象,,“根干轉換”、“古油松樹上樹”,。顧名思義就是古油松樹的根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成為了樹干的一部分,以前只是看到了有埋干現(xiàn)象的古樹主干生出”次生根系“的情況,也就是”干轉根“,,極少見到常綠樹系的古油松根系能變成樹干的現(xiàn)象,。說來,干生根的倒是比較常見,,比如古銀杏樹,、古國槐樹、古側柏樹都存在樹干接觸土壤一段時間后生出了次生根系的情況,。
壯美的古油松樹“雙棒”,,在雨中更顯出幾分王者之氣
千年松、萬年柏,,松鶴延年,、松形鶴骨等氣節(jié)之詞不勝枚舉,充分說明松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古油松樹的精、氣,、神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追求,、向往的境界,從照片我們可以看出在大山深處的古油松樹其樹相頂級,、氣韻不凡,,是個不可多得的精品活體文物,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古樹樹牌,。不過掛不掛樹牌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事實上就是一株國家一級古樹,無需置疑,。在這株古油松樹不遠處(約30米處)還有一株和其對生的古油松樹,,從另外一株古油松樹的規(guī)格、樹相分析判斷,,基本鎖定是同時期的,、樹齡比較接近的古樹。
古油松胸徑約有115厘米左右,,樹體主干完整
古油松生在一處臺地之上,,北側緊鄰大山,南側是次級臺地,、東西側是水平臺地,,不過西側25米外有一個天然山地池塘,有意思的是這個水池雖然是在半山腰上,,不過里面竟然長滿了蘆葦,,有沒有魚還不好說。從地形看這個天然水池滋補了兩株古油松水平相向的地下水,。這兩株古油松的小環(huán)境,、小氣候,,真的可以用依山傍水來形容。
常綠的古油松樹出現(xiàn)罕見的“樹上樹”,,比較考驗閱讀者的眼力
神奇之一,,古油松的“樹上樹”
”樹上樹“這個現(xiàn)象很多,但是常綠古樹尤其是古油松樹上出現(xiàn)“樹上樹”這個現(xiàn)象,,是極其罕見,!因為古油松的樹干和分枝生長特性決定了答案,古油松樹活皮組織外部是以分列式的生長方式不斷完成代謝式生長,,在這樣活皮組織上再次長出新枝的可能性,,幾率是極低的,幾乎是零,,萬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事實上恰恰發(fā)生了這樣的現(xiàn)象。這需要方方面面,、各種因素都滿足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很難用科學解釋,如果非要找個理由,,就是緣分吧,。
樹上樹這個現(xiàn)象,有的是在同樹系古樹樹體上,,又生長了一棵寄生小樹的情況,,也有的是特殊情況下的基因突變(簡單說一下古樹生長過程中,個別部位的組織發(fā)生突變原因,,情況比較復雜,,比如空間磁場變換、一段時間內的氣候干擾,、環(huán)境劇變都有可能)在分枝上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樹形分枝“,,常見的大都是異性樹系之間的共生,形成了樹上樹,。
“根形干狀”的古油松部分裸漏樹體,,單膝跪地姿態(tài)改變了太多人的專業(yè)認知
神奇之二,古油松樹長出極其罕見的干狀根,!
在大山深處的這株古油松樹,,給古樹學者和喜歡古樹的人都上了一課?!案胃蔂睢钡墓庞退蓸渎懵稑潴w,,給了專業(yè)人不走尋常路的認知。以往在不同區(qū)域見過落葉樹種出現(xiàn)過“根轉干”的情況,但是常綠古樹,、尤其是古油松樹出現(xiàn)這樣“不懂事”的情況,,還是開天辟地第一次。根,,不好好干樹根的事兒,,要搶樹干的活兒,并且長的比樹干還神奇,,那樹干,,樂意嗎?
近距離觀察,,這段組織已經沒有任何根的外貌特征,,完全樹桿的形態(tài)
這株古油松樹雖然沒有明確樹齡斷代,但是一級古樹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具體樹齡估測,,按照現(xiàn)有規(guī)格、體量推測至少500年以上,。上圖這個根干直徑約有20厘米左右,,在山區(qū),貧瘠的土壤環(huán)境下,,根系長這么大至少需要百年以上的時間,因為根系是由數(shù)個主根,、側根,、毛細根組成的,無數(shù)個根在爭搶有限的養(yǎng)分,,單一根系年均生長量2毫米左右已經是上限了,。所以從立地環(huán)境、小氣候推測古油松樹的根干樹齡(簡稱:根齡)至少百年以上,。
更加神奇的是這段“干狀根”竟然長了自己的根,!
這段干壯根出現(xiàn)了更加神奇的一幕,它做為“干狀根”竟然有了屬于自己的根系,,二者過度部位轉換自然,,這里我們需要猜想一下,這種一段兒是根,、下一段是干,、再是根、最后又是干的角色變換,,變換后這段“干壯根”還一定在從事老本行,,疑問是它如何以根的本質完成干的使命?未來這部分”根狀干“在各方面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會不會生長出屬于”干壯根“的一個小樹冠,?如果出現(xiàn)根上樹,,本株和子株之間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內部分工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如何分配養(yǎng)分供給,?傳導系統(tǒng)是否會出現(xiàn)異常情況?值得深入研究,。
干壯根呈“群態(tài)"分布,,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根狀干化的現(xiàn)象
單一根系出現(xiàn)這樣的劇變現(xiàn)象我們可以理解為偶然,組群出現(xiàn)說明這里有值得深入研究的東西,,畢竟古油松樹根,、干之間的區(qū)分太明顯了,如此傻傻分不清的情況實屬罕見,。如果能理清里面的轉化學問,,必將為未來古油松樹,尤其是潛山區(qū)和深山地區(qū)的古油松樹系統(tǒng)保護拓寬思路,。
天下古樹原創(chuàng)文章,,禁止一切抄襲行為
文章轉載需要標明出處,照片使用須要ANCIENT TREE 官方授權